关键词 |
东城水利筑丰河道界桩,北京河道界桩,河道界桩厂家,河道界桩厂家 |
面向地区 |
全国 |
建筑外墙:用于轻质保温墙体和屋面
:用于快速施工建造各种楼房
空心砌块:用于砌筑建筑墙体、挡土墙等
装饰板材(水磨石:用于城市排水管网)
因水而生,依水而兴,上海的发展始终与水惺惺相惜,众多河道也成为市民生活和城市肌理的重要组成。继《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》之后,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与上海市水务局联合编制了《上海市河道规划设计导则》(以下简称“《导则》”)。这是全国份完全聚焦河道的规划指南,将引导全市中小河道环境整治,进一步提升上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滨水空间品质。
《导则》将为各级河长、湖长及规划、设计、建设、管理、运维相关管理者提供技术和管理支撑,为设计师提供设计指引,为市民提供更多水清岸绿、活力四射的河道滨水空间。
河道及沿河陆域是上海城市管理创新及运维的管控平台。未来,上海河道的建设需要从规划设计理念、建设方法及管理制度等多方面探索支撑创新之城的建设。
今日起至2018年12月10日,《导则》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和建议。
“治理前,茅洲河干河道基流较少、基本无纳污能力,全河段水质严重污染,河水黑臭。经过综合整治后,水质在2017年初开始好转,2017年10月大幅提升,现在水质大部分指标能达到地表水四类标准。”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师汤伟真说,他从2016年来到光明区参与治水和海绵城市建设工作,见证了茅洲河干流、支流的变化。
汤伟真介绍,茅洲河治理采用的是“流域统筹、系统治理”思路,通过“设施建设+监管”来治水提质。同时,综合采取工程、行政、法律、科技等手段,推进“源头减污、过程控污、末端治污”。“近年来深圳的治水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,不再是‘头疼医头、脚疼医脚’,茅洲河从黑臭河道经截污、补水治理成为了一条生态河道。”
据了解,光明区将海绵城市建设与治水提质、防洪排涝能力提升等工作结合,编制海绵城市建设规划、实施计划、技术标准和管理办法,将公园之城建设、治水提质等重大项目全部纳入海绵城市建设考量范畴,构建集低影响开发、灰色和绿色基础设施、生态空间保护相结合的海绵系统。利用海绵城市试点契机,结合茅洲河水环境治理的紧迫现状,以提高污水收集和处理率为目标,将光明水质净化厂及其范围内的管网整体打包,采用“厂网一体化”PPP模式,安排11个项目、5种运作模式,总投资15.82亿元。